中山網訊 4月6日,中山市2023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公布。根據計劃,全市2023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為832.021公頃,其中屬于主題產業園范圍內的用地面積共359.57公頃(折5394畝),占比超四成。記者了解到,本年度用地計劃編制錨定“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將土地要素優先投向實體經濟項目需求。
記者查詢發現,中山市2023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工礦倉儲用地占比最高,總面積470.82公頃,占比56.59%;住宅用地209.197公頃,占25.14%;商服用地73.95公頃,占8.89%;交通運輸用地40.9公頃,占4.9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37.15公頃,占4.46%。在空間布局上,全市工礦倉儲用地主要分布在火炬開發區(含民眾)、三角鎮、黃圃鎮、橫欄鎮等鎮街;住宅用地主要分布在石岐街道、東區街道、翠亨新區、三角鎮等;商服用地主要分布在翠亨新區、橫欄鎮等;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主要分布在火炬開發區、小欖鎮等。中山2023年國有建設用地中屬于主題產業園范圍內的用地面積共359.57公頃(折5394畝),主要以工礦倉儲用地為主,納入計劃面積319.64公頃(折4794畝),占比88.9%,其他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12.43公頃(折186畝)、交通運輸用地9.46公頃(折142畝)、住宅用地11.68公頃(折175畝)、商服用地6.38公頃(折96畝)。
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解釋,本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編制將土地要素優先投向實體經濟項目需求,并突出保障民生和基礎設施用地,合理調節房地產用地,保障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用地需求。為保障供應計劃實施,對于已納入土地供應計劃的用地,市自然資源局將督促屬地鎮街抓緊完善用地基礎設施配套,加快土地供應;將納入供地計劃的產業用地接入“中山看地云”,以便我市招商部門與鎮街政府共同加快產業項目落地,并充分利用預受理機制,讓“拿地即動工”形成常態化;按季度將全市擬公開出讓的住宅用地信息進行預公告并實施出讓,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增強計劃實施彈性,強調總量控制、動態調整、批而未供優先。
記者 李紅 通訊員 龍貴光 王華麗
◆編輯:龍慧◆二審:阮晨雪◆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