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鄉村教育應有鄉土特色
發布時間:2023-04-06 來源:人民日報

在山東菏澤,鄉村學校利用鄉土資源開設田園課程,鼓勵學生通過勞動實踐涵養精神、塑造品格;在重慶潼南,鄉村學校成立少年宮,為學生學習剪紙、竹編、扎染提供平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四川成都,鄉村學校深入挖掘當地陶藝產業文化價值,引導學生動手體驗,感受勞動之美、創造之美……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具有鄉村特色的教學課程,為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活力。

鄉土性是鄉村教育的文化底色。作為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廣大農村地區有著源遠流長的鄉土文化。鄉土手藝、民俗禮儀、民居建筑等等,包含民間的創造智慧,維系和凝聚著我們民族的集體記憶。這些特色鄉土文化,本身就是鄉村教育發展的寶貴財富。充分利用鄉土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以鄉土文化滋養鄉村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鄉村教育資源的供給質量。

我國地域遼闊,“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鄉村風貌、鄉土文化各具特色。這決定了鄉村教育要多關注本土文化生態。在設計課程時,鄉村學校不妨因地制宜,將本地歷史沿革、民俗風情、傳統技藝等社會文化知識,氣候、動物、植物等自然文化知識與課程內容相融合,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與鄉村的文化聯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勞動場景、山林田野自然景觀等教學資源,搭建貼近自然、貼近生活的教學場景,開展體驗、參與、實踐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厚學生對鄉村的文化認同感。

優質的鄉村教育,不僅要具有鮮明的鄉村特色,也要實現數字技術與傳統教育的融合發展。如今,隨著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加快建設,數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越來越多鄉村教師和學生,通過網上平臺就能享受到海量的教學資源、獲取豐富的學習機會??紤]到不同地區的鄉村教育數字化水平存在差異,未來還需要進一步加快薄弱地區鄉村教育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及教育資源更新,持續加強鄉村教育數字化應用能力建設,有針對性地提高鄉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數字素養。暢通多元主體協同參與鄉村教育數字化建設的機制,用更高水平的資源配置標準支撐鄉村學校發展,有助于補齊鄉村教育短板,讓鄉村教育品質“立”起來。

鄉村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促進鄉村教育與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緊密結合,推動鄉村教育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我們一定能讓更多農村學生擁有深厚文化自信,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培養更多英才。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
国产精品色猫猫|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野花香在线观看播放|91普通话国产对白在线|国产gaysexchineⅹe男同视频 欧美另类图区清纯亚洲 夜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无线码 国产亚洲欧洲综合5388 gogo日本肉体艺术 性欧美ZOZO暴力猛交 欧美变态口味重另类在线视频